机械网-专家称钢铁业或面临更严厉调控
需求因素对行业的作用也许比我们料想的要大很多。
虽然限制钢铁产能迅猛增加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,但专家也预测,钢铁产能在未来几年内或将增加至6亿吨。
在“2007亚洲黑色金属开发对话”论坛上,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表示,依照今年6月实际钢产量计算肩膀上有白癜风怎么办,中国已具有了人均392千克粗钢的生产能力。如果今后两年国内钢材消费增幅每一年继续回落两个百分点,中国钢材消费饱和点大致在6亿吨左右。
“这个数字距离我们其实不遥远,今年钢铁产能已接近4.9亿吨了。”马忠普指出白癜风的症状与区别,从1996年开始,中国钢材消费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。
马忠普表示,虽然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钢材消费量已基本饱和,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用钢需求还在延续增长。因此,钢铁产能扩大到6亿吨应当就是在近几年以内的事情。
此前,2005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3亿吨,2006年再次跨过4亿吨大关。不久前有钢企负责人曾预测,今年中国钢铁产量预计将会到达5亿吨。
“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,使钢铁的生产和出口保持在公道的水平。”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表示,由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,和资源、环境条件决定,中国的钢铁产业绝对不能无穷制增长,因此,中国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调控措施,以限制钢铁产能增长过快。
但是,在制定严格的调控举措时,国家应制定更加科学的长时间政策。
胡春力认为,采取下降退税率来限制钢铁出口只是近期所采取的应急措施,主要针对突发性的出口大幅度增长,效果其实不10分明显,因此,业内关于制定长时间和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的呼声很高。
在胡春力看来,1些地方的经济增长点1直放在房地产、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上,这必定带动钢材需求增加。因此,国家调剂经济结构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定要落到实处,应大力发展服务业,否则,钢铁投资还会居高不下。
“虽然控制钢铁生产会面临1些实际困难,但为了实现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政府节能减排的许诺,中国肯定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。”胡春力指出,国家可采取取消出口退税、加征或提高出口关税、提高经营出口业务准入门坎等措施。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专家称钢铁业或面临更严厉调控